从初入训练场时的手足无措,到站军姿时不自觉晃动的肩膀、齐步走时总踏错的节奏,再到眼神愈发坚定、动作愈发整齐,2025级新生的变化,远比烈日下的汗水更动人。在感悟中,新生们以另一角度真切触摸到军训的收获。


破晓戎光
2025级制药工程专业 程晓菲
曦光劈开天幕赤,戎装烧破启明幔。
朝阳泼洒鱼鳞阵,踢步声震贺兰山。
目光灼透千重雾,声浪撞碎玉门关。
他年若忆凌云志,必是今朝光瀑间。
千载军魂凝此刻,少年血热动长安。
迷彩初体验——军训首日心得
2025级制药工程专业 朱新月
怀着几分憧憬、几分忐忑,我终于迎来了在91黑料
的军训第一天。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偌大的操场上,我们身着崭新的迷彩服列队站好,大学的第一堂必修课,就这样以最硬核的方式拉开了序幕。
如果说我对军训的想象还停留在电影画面里,那么今天的“站军姿”就是最真实的“下马威”。看似最简单的动作,却需要全身每一块肌肉的紧绷与配合。汗水顺着脊背滑落,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,每一秒都是对意志力的极致考验。教官严肃而细致地纠正着我们每个人的动作,“抬头、挺胸、收腹”的口令回荡在耳边。那一刻,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“令行禁止”,什么叫“坚持就是胜利”。
当然,第一天也充满了温暖的瞬间。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,在休息间隙的相视一笑中迅速拉近了距离。我们一起抱怨着腿酸,又一起为某个同学滑稽的同手同脚而开怀大笑。学长学姐送来的清凉饮用水,辅导员老师的亲切关怀,都让这严格的训练充满了人情味。
一天的军训下来,身体是疲惫的,但内心却是充实而滚烫的。我感受到了纪律的重量,也体会到了集体的温度。这只是起点,我相信,这份在第一天种下的坚韧与团结的种子,将在未来的日子里,于91黑料
这片沃土上,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。我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挑战了。
军训心得
2025级生物工程专业 加巴扎西
作为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学子,军训于我,是一场与集体力量的深度共鸣,恰似家乡的雪山群峰,唯有无数砾石与冰雪凝聚,方能成就巍峨。当正步的皮靴叩击地面,阳光将迷彩服烤得发烫,我恍惚听见高原的风穿越训练场——教官的口令如经幡猎猎,坚定得不容置疑;同学递来的纸巾带着酥油茶般的暖意,悄然抚平训练的疲惫。
站军姿时,我总望着天际的云,想起家乡草原上那些扎根冻土的草甸。它们在凛冬里把根系深深扎入土壤,在春夏蓬勃生长,正如我们在训练中对每一个动作的雕琢:手臂抬起的角度要精确到分,踢腿的高度需卡准标尺,这份对细节的执着,让我读懂了“个人”与“集体”的共生——就像家乡寺院里的经轮,每一次转动都需齿齿相扣,方能凝聚成信仰的洪流。
休息的间隙成了我们的“文化小课堂”。我从青稞的种植讲到布达拉宫的红墙,同学们则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江南的烟雨、西北的戈壁。当他们帮我纠正普通话的发音,军训的迷彩服便成了最生动的纽带,让汉藏情谊在汗水中发酵,如青稞酒般愈品愈醇厚绵长。
这身迷彩于我,早已不是简单的军装。它是高原雄鹰的新羽,是联结民族情谊的丝线,更是青春蜕变的见证。未来的训练仍有挑战,但我将把高原儿女刻在骨血里的坚韧,注入每一次摆臂、每一声呐喊。在这片青春的练兵场上,我期待着以迷彩为笔,以成长为墨,书写属于藏族青年的刚劲而温暖的人生答卷。
迷彩之下,坚韧如芽
2025级制药工程专业 李帅君
九月滨海的风吹过迷彩服的衣角,汗水悄然滑落,在操场上溅起细微的回响。军训的第一天,像一场对意志的漫长叩问,而我和我们一起,在口号与脚步声中找到了答案。
最初站军姿时,时间仿佛被拉长了。阳光刺眼,膝盖发酸,每一秒都是煎熬。但当我看到身旁咬牙坚持的同学,听到教官沙哑却依然铿锵的口令,忽然明白:集体二字,不是多数人的总和,而是每一个“我”的坚守。转法从杂乱到整齐,稍息从擦地到快速点地——这些细节里藏着的,是团队从陌生到默契的蜕变。
最难忘的是大伙的口号非常洪亮。迷彩帽檐下,一双双眼睛亮得灼人。那一刻,我真正理解了“少年意气”的含义:它不是莽撞,而是明知艰难仍选择直面;不是孤勇,是相信身边人与你同行。
军训会结束,但它的烙印会长存。我带走的不仅是坚韧的意志,更是一种“向前看”的自觉:人生如队列,总要直面风雨、踩准节奏、对齐方向。感谢这段迷彩时光,让成长有了重量,让青春多了棱角。


这场军训,不仅看到了新生们的拼搏与蜕变,更重新理解了“成长”的意义。军训锤炼的坚韧意志,会帮他们在未来的学业中抵御懈怠;军训所培养的自律习惯,会让他们更高效地规划时间;军训所凝聚的团队精神,会让他们在集体协作中更懂得包容与互助。未来,新生们将以更坚定的姿态追逐自己的目标,在各自的道路上续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。